![]() |
2023年8月28日、8月29日,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3+1”(即三年国内,一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留学管理安排,我院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泰语方向本科15名学生、印尼语方向19名学生(以下简称21级汉国教泰语班、21级汉国教印尼班)分赴至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印尼巴查查兰大学留学。本次留学的顺利开启使我院因疫情停滞了近3年的“3+1”人才培养模式重新焕发生机。
初至异国,倍感温暖与关怀
一、印尼初印象,爱与温暖环绕
8月29日上午7时,我院21级汉国教印尼班本科生19人于广州白云机场集合,共赴印尼巴查查兰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交流。
下午13时,21级汉国教印尼班本科生19名同学到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机场,在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引导下办理通过海关、解锁手机IMEI、办理当地电话卡等手续,并成功对接到由印尼巴查查兰大学安排的接机巴士,前往预订酒店。
初至印尼雅加达,得到了机场工作人员的热心的帮助、感受到了巴查查兰大学暖心的接应、体会到了团队互帮互助的力量……印尼初印象,爱与温暖环绕。
21级汉国教印尼语班在机场合影
21级汉国教印尼语班抵达印尼机场
二、佳期如约——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迎新会
8月31日,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召开迎新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普拉塞特·钦丘姆博士,行政副院长瓦萨纳·萨姆吉特助理教授出席活动,活动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教育专业主任妮姹主持。
院长普拉塞特·钦丘姆对我校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中泰交换学习项目受新冠疫情影响遗憾中断,本次在双方院校的期待与努力下,重新开启中泰学生交换学习项目,希望同学们可以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遇到困难和问题寻求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在学校里能结交新的朋友、顺利的完成学业。
副院长瓦萨纳·萨姆吉亲切地询问大家是否适应泰国的生活和饮食,希望同学们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融入泰国庄甲盛大学的环境氛围中,留下一个美好的泰国留学之旅。
随后,泰方老师与同学们进行座谈交流。双方依次进行自我介绍,泰方老师耐心听取同学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积极为同学们答疑解难。泰方老师与学生根据同学们介绍的中文名字的意义为每一位同学最合适的泰文名字。
21级汉国教泰语班同学在迎新会现场签到
21级汉国教泰语班同学与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人学院教师们合影
庄甲盛皇家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诚挚热烈的欢迎、耐心热情的解答、主动活跃的感情,无不让在场的同学们倍感异国的温暖与关怀!
盈盈笑语,文化与情感相交融融
一、情满万隆,盈月入怀庆中秋
21级汉国教印尼班的同学们在遥远的万隆,自发组织了一场的有趣的聚餐活动,共同度过了一次难忘的中秋节。
同学们在公寓里大展厨艺,从色泽吸人的土豆丝到香气扑鼻的可乐鸡翅,再到酸甜解腻的酸菜牛肉等,每道可口的佳肴都展现出同学们于异国共庆佳节的喜悦。同学们忙碌的身影,有的负责摆设餐具,有的组织购买食材,有的负责烹饪菜肴;土豆丝酸辣爽口,菌菇鸡汤暖暖入心,海鱼鲜美可口……每一道菜入口滋味各不同,但都饱含着同学们的心意。故乡味蕾久违而醇厚,缓缓诉说着异国学子的成长。
在印尼的中秋,月亮似乎也格外圆。月光照影下,同学们相聚在一起,畅谈着彼此的学习和生活,表达着对远方家人的祝福,愿亲人安康幸福,也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之旅寄予了美好的期许。
21级汉国教印尼语班同学举杯共庆中秋
21级汉国教印尼语班同学中秋美食宴
二、月满中秋,相聚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中秋节晚会
9月28日晚,“中秋月圆夜,天涯共此时”中秋晚会在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总统楼三楼顺利举行。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副校长宋干·苏戛撒,各学院院长及部分教师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晚会设有汉泰双语主持,由我院21级汉国教泰语班覃宝玉、朱雨珊同学,以及泰国学生吴月同学共同主持。
晚会伊始,副校长宋干·苏戛撒为晚会致辞,他代表校方对中国留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学校举办此次晚会旨在营造中秋节日氛围,让中国学生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如家般温暖,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进中泰学生间的友谊。
晚会现场,中国留学生与泰国学生一起上台表演节目,共庆佳节。为了让在场泰国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中秋节,中国留学生和该校汉语教育专业学生分别用泰语、汉语向现场嘉宾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由我院21级汉国教泰语班学生黄艳娟、黄春梅表演的舞蹈《霍元甲》凭借优美的舞姿,刚柔并济的动作,将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表演的舞蹈展现了我国古典舞的韵味和灵魂,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
21级汉国教泰语班学生覃宝玉(左一)、朱雨珊(左三)与泰国学生吴月(左二)
一同主持本次中秋晚会
21级汉国教泰语班同学在中秋晚会上表演舞蹈《霍元甲》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实现人才培养品质化、特色化的重要举措,该模式指的是相关本科专业学生在国内学习3年,赴语言对象国合作院校留学1年。该模式有助于锻炼学生所学小语种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语言对象国社会、历史、文化及汉语教学等方面的情况。“3+1”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留学渠道,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跨文化交际与社会适应能力。(审核:何山燕 编辑: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