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正文

学院召开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留学管理工作协调会

日期:2022年07月17日 来源: 作者:来源:学院 作者:江雪 何山燕 摄影:江雪

2022年7月16日晚20点,我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学院红楼203会议室召开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留学管理工作协调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工作副院长陆晓芹、分管对外合作与交流业务工作副院长何山燕、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黄平文、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李宗宏、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教师兼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班主任丘冬、辅导员江雪、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及其家长等百余人。

李宗宏老师首先向学生及家长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3+1”培养模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接收本专业学生留学的国外院校信息。两所国外院校分别为越南胡志明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印尼巴查查兰大学,两所学校都是国际公认的优质院校,且与我校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留学管理工作协调会线下会场

何山燕老师就本专业学生的出国留学费用、出国手续办理、当前疫情大环境下出国留学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注意事项等向学生及其家长作了说明。随后部分学生及家长就学业安排及留学管理等问题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互动,老师们认真细致地回答了学生及家长的提问。

陆晓芹老师做最后总结发言,她对同学及家长们关注我院“3+1”人才培养工作表示感谢,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出国学习对提升同学们专业素养和拓展国际视野的重要价值,希望各位学生及家长对于出国所需承担的风险有了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之后,能更为理性地面对出国留学问题,并切实做好各种准备。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实现人才培养品质化、特色化的重要举措,该模式指的是相关本科专业学生在国内学习3年,赴语言对象国合作院校留学1年。该模式有助于锻炼学生所学小语种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语言对象国社会、历史、文化及汉语教学等方面的情况。“3+1”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留学渠道,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跨文化交际与社会适应能力。

1998年我院创办对外汉语专业(2012年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充分利用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倾力打造国别化需求导向人才培养工程,并于1999年率先开创“3+1”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发展态势良好:2018年获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201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专业核心课程“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获评第三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审核:何山燕 编辑:黄丽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