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文苑 > 正文

[戏剧人生]“侠”之变异(季康)

日期:2019年11月25日 来源: 作者:

“侠”之变异

本来想在课上举手回答,但是又畏畏缩缩。最重要的是老师是点名制,我就抱着不点到我就不回答的心理,但是联想到现实的点滴,不卸下这个情绪就非常难受。

老师的问题大概就是谈谈金庸小说里的“侠”与“情”,我没看过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鹿鼎记》等翻拍的电视剧也是很小的时候碎片式看过,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看,以至于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武”,今天为了准备答案,就去了解一二。那么,“侠”是什么?用小说里的人物像陈家洛、郭靖、令狐冲来说就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而我的理解就是:侠者,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伸张正义。但是金庸并不自始至终都是塑造同一类型的侠客,从陈家洛、杨过、段誉、乔峰……到最后一部武侠小说的韦小宝,越来越显人性,而对于侠性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换而言之,“侠”并不都是大英雄,好人永远是好人,坏人就只能做坏事。韦小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学无术、贪婪好色、贪生怕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身边围绕的除了女人还是女人,这近乎颠覆了我们对一个“侠客”的想像,从老师那得知金庸不是以一个情种的形象塑造韦小宝,他是一个“侠客”,到韦小宝这儿,“侠”就从“正统英雄”到“叛逆英雄”的一个转变,甚至是“反英雄”

幸于老师布置的课后思考作业,还有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令人悲痛和惋惜的事件,我开始了浮躁已久而后的沉思,我不由得联想“侠”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大众把今之侠者称为“键盘侠”。“键盘侠”在网络世界横生蔓行,简直是一个集聚超大人流量的一个群体,无止无休唾沫横飞,永远冲在最前排站在第一线为这个圈子那个圈子“伸张正义”,一个一个地排着长队,根本不在乎青红皂白,胡喷乱骂,在屏幕背后都摆着一张张丑恶而带着口罩面具的嘴脸,也有人说他们代表群众的呼声,批露各种不为人知的黑暗勾当,可是我不会从辩证角度一分为二去认识“键盘侠”,至少现在不会,因为从我所认知的接触的没有一个是本着良知和换位思考去评价别人的,还似乎掌控着那些被放大了的同样存在小缺点的一群人的命运走向,所以说被“键盘侠”盯上的人是多衰啊,高举着维护“正义”的旗帜,却在不吸取教训地一次又一次间接夺走一个个正处狂妄盛气年纪的年轻灵魂和生命,这就该是“侠客”的变异形式吗?

这就是现在我们接触的“侠”,忽视言论自由的有度,“粗口成脏”,用优越的网络条件来显摆自己“才华横溢”和“见解深刻独到”,为什么不多分点儿时间花在沉淀自己这件事上?看到那些集聚时间凝聚精力为了创造真正美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的那一群人,这些人为什么还不能认知自己的浅薄和鄙俗?如今“键盘侠”这类“侠客”的“侠性”和情感在“键盘”这个武器下化成只有恶语相向,那就是金庸小说中的“毒物”、“恶人”、邪教中人和妖女,早已和真正意义上的侠士格格不入,他们手中握的是刀是剑,他们刀剑相向是为国为民,而我们的“江湖”,是从未谋面互不相识的恩怨,是单方面的自情自愿的情仇,这不可笑吗?这不值得严肃反思吗?清醒吧!我们的键盘侠!收起这利刃键盘,不要让含痰的唾沫到处污染环境,还有不要再“聚众”利用人场捧肮脏的钱场了

金庸说韦小宝这样的“侠”是他在年纪越来越大的过程中对人性的一个深刻的认识,韦小宝这样一个形象性格汇集了人之“七恶”,而他为什么能称之为侠?因为他跟好人做好人,面对坏蛋成坏蛋,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好人和坏人怎么可能区分得那么清楚,记得我在一次班会上对自己作为一个共青团员的总结中自恃没做过什么大坏事,但是我仍然是耶稣口中的那个没有资格对那个有不当行为的妇女砸石头的人。如果不能完全成为一个好人,那就尽力“做好事、存好心”。今天的“键盘侠”如果能卸掉“喷子”的身份,摆正键盘,把焦点聚于那些践踏无辜生命、影响社会安定、损害国家利益的人上,相信我们的江湖会多出很多郭靖,弥漫“侠”之风气。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