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校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十校庆 > 知名校友 > 正文

校友莫俊荣来访学院为我校赠书

日期:2018年01月20日 来源: 作者:来源:学院 作者:兰秀纺 摄影:岳海峰

  118日下午,新普京集团娱乐网官方网站1985届校友莫俊荣携其著作来访学院,并将部分个人作品赠予学校有关单位。学院党委书记陆喜培、院长韦树关、学院董迎春教授及辅导员徐阳阳老师对其表示友好问候并与之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莫俊荣现任广西防城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致力于文艺事业工作的发展,先后出版过长篇小说《月光美人》、《掌墨师》等民族著作,编写过《十姐妹》、《白天鹅》等大型歌舞剧剧本,且获得过多项个人荣誉。其中,描写侗族福桥掌墨师吴心桥和石定两人的人生奋斗历程,展现“大国工匠”精神的长篇小说《掌墨师》荣获了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莫俊荣提到,《掌墨师》能获得如此高的奖项得益于国家长期以来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鼓励和鞭策。他创作的灵感正是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因此,为完成著作,除了翻阅大量资料之外,莫俊荣还多次走访当地的侗族村寨进行考察,详细地和风雨桥掌墨师的曾孙吴德光老人了解其先祖们建桥的历史故事和匠人们的生活。在创作过程中,莫俊荣还巧妙地将当今流行的文学表现手法融入了民族题材的文学创作。在他看来,即便是民族文学题材的创作也应紧跟时代潮流,否则会导致作品落伍,无法扩大其影响力。

校友莫俊荣与学院各领导老师合影留念

  莫俊荣出生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榕江河畔的一个原生侗族村寨——塘二寨,他认为,自身取得的的文化成就不仅源于博大精深的侗族文化的长期滋养,更来自于母校老师们的悉心栽培。大学期间,作为相思湖文学流派的一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他积极投入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写作基础。毕业后,他与同学合著出版过诗集《相思湖》。多年来,他笔耕不辍,潜心创作,尤其是在有关侗族题材的创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钟情于推崇侗族文化。2013年起,莫俊荣以“侗族三宝”——鼓楼、风雨桥和侗族大歌为载体筹划了“月亮三部曲的创作。目前分别取材于侗族的地方特色建筑鼓楼和风雨桥的著作《月光美人》和《掌墨师》已陆续出版,而有关描写侗族民间音乐的第三部作品《蝉之歌》,也处于创作阶段。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莫俊荣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与自信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消减。他表示,自己将坚持创作,后期会有更多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与此同时,他对我校学子寄予厚望,希望少数民族文化能在我校的历代学子中发扬光大,众心成城,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增添更加绚烂的色彩。敲响红铜鼓,走进新时代。他坚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少数民族文学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