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5日上午,学院第六十四期“言文行远”主题学术论坛系列讲座在文综楼1106顺利举办。此次讲座的主题为“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变体探索”,由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博士生导师朴正九主讲,新普京集团娱乐网官方网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吴术燕担任主持人,学院部分老师、研究生参加。
朴正九教授发言
朴正九教授首先向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相关语言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共时语言学中存在的“例外”现象是解决从微观到宏观一连串相关问题的关键。对这些“例外”现象我们不应该从单一角度入手研究,而应该注意语言的共时变异和历史变化的相关性等。
随后,朴正九教授运用“类型学视角”下的“语法化”“构式”等语法理论解释了汉语语法中存在的“量词(分类词)”的不同分布、“复合趋向补语”中宾语的不同分布以及“双及物结构”的不同形式等三种语法现象,并总结了“名量形式在汉语中的构式转移”“动量形式在汉语中的构式转移”“动趋形式在汉语中的构式转移”等语法现象的规律。他认为,之所以有以上构式的转移,是因为语法是活的语法,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A构式到B构式一定有一段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A/B的情况,这也伴随着“例外”现象,而这些“例外”的语法变体不是真正的例外,而是用来诠释语言演变和发展机制的重要证据。
讲座现场
朴正九教授演讲完毕, 吴术燕副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朴正九教授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讨论了汉语的语法问题,并且结合自身在“构式”和“语法化”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此外,朴正九教授还对同学们提出的各个问题做了深度、富有启示的解答。最后,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审核:康忠德 编辑:杜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