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院“言文行远”学术讲座第70期 杨四平教授主讲《新时期至新时代中国先锋诗歌“事态叙事”的四大范式》

日期:2023年09月09日 来源:学院 作者:邵羽雪 摄影:邵羽雪

98日下午,学院第七十期“言文行远”主题学术论坛系列讲座在文科综合实验训练中心1102室顺利举办。此次讲座的主题为新时期至新时代中国先锋诗歌“事态叙事”的四大范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主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爱中担任主持人,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到场听讲。

15471B

讲座现场

杨四平教授先从“叙事”的定义入手,将“叙事”放在古今中外的诗学现场中,探讨“叙事性”的理论传承;接着,杨四平教授厘清了“叙事性”的诗学概念。学界目前对“叙事性”概念的使用和理解都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因此杨教授着重从“叙事性”同“叙述性”、“叙事诗”以及“叙事”等相关相近概念进行比对和区分,还原“叙事性”清晰的轮廓。随后,杨四平教授从诗歌的“意境”出发,接着扩展到诗歌的“事态叙事”,以此来说明新时期至新时代中国先锋诗歌“事态叙事”的特点,即中国新诗以“意境”为主,辅之“秘境”和“事境”。然后,杨四平教授结合具体诗歌,着重分析了中国当代先锋诗歌事态叙事的“新闻报告体”、“后档案体”、“语言体”、“杂语体”等四大范式的不同含义和特点。杨四平教授将新时期叙事诗学分为三阶段,并阐述了第三代诗人拆解了朦胧诗所建构起的理想主义,甚至是英雄主义的话语权威,将神话叙事还原为反神话叙事,还原世俗美学价值。此外,杨四平教授还认为,具体的诗歌题目应该要用具象的方式来表达,诗歌拒绝抽象。最后,杨四平教授总结了当代中国实验性诗歌的“写作目的”,即断章式写作。

9FDBB

杨四平教授发言

在讨论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杨四平教授都做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陈爱中教授感谢杨四平教授的演讲为诗歌创作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新颖的思路以及启示性的思考,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审核:康忠德 编辑:梁雪儿)


Baidu
sogou